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周銀祥)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檢驗社會風氣的試金石。因為人們十分重視過年,圍繞“年”所衍生的一些習俗和慣例,就成為導引時尚的風向標。
為嚴剎春節(jié)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很多地方相繼出臺改進作風“十不準”“九嚴禁”,從制度層面為一些人揮霍公款劃出一道“紅線”,以此確保全市上下過一個清廉祥和的春節(jié)。
令行禁止,言出必行。各種重大節(jié)日是反映黨風政風的晴雨表。自上而下的道道禁令如同一劑藥力強勁的“預防針”,使一些黨性不純、品行不貞者收斂心神,不敢恣意妄為;更似一把堅硬的鐵掃帚,使飽受嘖言的積弊為之遁形。人們欣喜地看到,依靠送禮和公費團購支撐的高價年貨風光難再,往年聲勢浩大的各種年會、總結(jié)會明顯減少,單位和部門之間相互拜年也難覓蹤影。這一前所未有的新變化表明,治沉疴必須用猛藥,只要全黨全民戮力同心,就一定能夠使冷落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再度熱起來。用純潔的黨風帶動清新和諧的社會風氣,廣大人民群眾充滿期待。使禁令成為人人敬畏的高壓線,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lǐng)導干部不僅要用黨紀政紀“照照鏡”“洗洗澡”“治治病”,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還要切實增強黨性修養(yǎng),從自身做起,立說立行,率先垂范,持之以恒地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永葆共產(chǎn)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內(nèi)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只有真正在作風建設(shè)上強基固本,才能一身正氣地堅守底線,使禁令不走樣、節(jié)日不變味。好作風不會一日養(yǎng)成,破除舊俗積習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革除“四風”,既是攻堅戰(zhàn),也是持久戰(zhàn),既需要制度的剛性約束,更需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和勇氣。只要我們始終踐行群眾路線,聚精會神抓、不遺余力抓、善始善終抓,勤政之風、清廉之風、節(jié)儉之風必然會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不論是節(jié)日還是平時,都會惠風和暢,處處灑滿和煦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