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張先瑩)人與人是有緣的,人與物也是有緣的,在什么時候遇上什么樣的人,在什么時候遇上什么物和事,估計老天是早有安排的。對于這種感慨,在讀鎮(zhèn)安作家陳彥的《西京故事》就有特別的感受。最早接觸陳彥,是二十年前,我剛參加工作,縣上宣傳部的一位老師給我推薦了由陳彥擔任編劇的戲曲《遲開的玫瑰》,并介紹陳彥是鎮(zhèn)安走向省城的大作家。由于當時年齡太小,只是看了熱鬧。去年的時候,有劇組來縣上拍《西京故事》的外景,說要把縣上的一些旅游景點的圖片資料也配圖進去,于是我隨劇組一同在全縣選取外景中的紫薇樹,便在網(wǎng)上搜了下《西京故事》,沒有找著,便也作罷了。前幾日,一個朋友送了一本由陳彥親筆簽名的小說《西京故事》,夜讀到凌晨二點,看完了這部著作,心靈為之一震。
故事講述了鎮(zhèn)安塔云山腳下的民辦教師兼多年村支書羅天成,陪一雙兒女進西京城高等學府完成“魚化龍,鳥成鳳”的夢想。圍繞著大學夢、創(chuàng)業(yè)夢,緊扣時代主題,把農(nóng)民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農(nóng)村孩子追求自我價值,面對富豪高官子女的巨大反差下,靈魂的孤獨,自尊的踐踏,夢想的迷茫而展開的靈魂深處的抗爭。把淳樸、勤勞、正直、堅守道德底線的農(nóng)村父親形象刻畫的入木三份。這樣的人物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的父親,是我們自己!在當今社會,不光孩子們迷茫學習能改變命運嗎?包括我們自己有時候都在質(zhì)疑,勤奮、努力、能力能改變自己的處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嗎?羅天成給了答案,很多人都急于求成,想以最小的付出,收獲最大的效益,這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堅守自己的夢想,堅守自己的信仰。什么是信仰?對于羅天成來說,守住祖上留下來的那五六百年的紫薇樹,不因為貧窮就去賣掉。這就是信仰!以自己的誠實勞作,得到自己生存發(fā)展的資源這就是做人之基,學習更多變成了一種提升自我境界的途徑,而不是為了高官厚祿,光宗耀祖!
在陳彥的筆下,多次出現(xiàn)塔云山,出現(xiàn)鎮(zhèn)安的甘蔗酒,還有鎮(zhèn)安的風俗人情,突然我就想起了云南石林阿詩瑪?shù)墓适拢肫鹪颇蠟o枯湖大狼和海倫的愛情故事。商洛不缺美麗的風景,也不缺會寫故事的人。陳彥的故事講得很好,很感人。可如何讓人到羅天成的故鄉(xiāng)塔云山腳下去,感受羅天成的熱炕,喝羅天成家的甘蔗酒,看高大的古樹,吃羅奶奶燉雞湯,這就是旅游文化的打造。僅僅注重的是景區(qū)景點的建設,而忽略了文化的打造,那么商洛的旅游是沒有靈魂的旅游,只有突出特色,增強記憶的符號,才能讓商洛旅游走的更遠!這就需要我們商洛文藝工作者人,講述好自己的故事,打造文化旅游名片,把文中的故事活化,讓人看到真實生活中的藝術人生。
借用故事作者的話:“夢如果有,苦就該嘗,西京夢,是你我的夢,是所有人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