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保爾·柯察金”的吳運鐸曾經(jīng)說過:“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靈魂。”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正是懷著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美好社會的憧憬,無數(shù)優(yōu)秀中華兒女奮不顧身,融入奔騰不息、波瀾壯闊的民族獨立、解放、自強洪流。一批批工農(nóng)群眾棄家舍業(yè),投身人民軍隊南征北戰(zhàn);一群群青年學生離開書聲瑯瑯的課堂,走向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一個個被捕的革命志士忠貞不屈,毅然走向敵人的刑場。這些都充分展現(xiàn)了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時至今日,堅定理想信念已大多不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理想信念動搖卻會讓人品嘗艱澀的苦果。古今中外,多少曾歷經(jīng)千難萬險的壯士豪杰,沒有敗給強大的對手,卻抵不住紙醉金迷的誘惑而自取滅亡。習主席多次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徐才厚、谷俊山等人,無不因為理想信念的喪失而成為貪欲的俘虜,最終墮落為黨和人民的叛徒。每一個有靈魂的革命軍人,都必須常補理想信念這個精神之“鈣”,防止得“軟骨病”。
有靈魂必須做到堅決聽黨指揮。黨是人民軍隊的締造者,堅決聽黨指揮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1927年的三灣改編,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使人民軍隊從最基層開始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兩年后的古田會議進一步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確立了黨領導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歷史實踐已經(jīng)證明,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人民軍隊的誕生,就沒有人民軍隊的發(fā)展壯大。做有靈魂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就要在紛繁雜蕪的社會思潮面前堅定立場,對“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思想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始終保持革命軍人的崇高氣節(jié)和價值追求,做到對黨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就要在重大考驗面前,落實指示不打折扣,執(zhí)行規(guī)定不搞變通,做到平時聽招呼,戰(zhàn)時聽命令,關鍵時刻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