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對俄制裁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 本報見習記者 王 衛(wèi)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俄烏沖突已持續(xù)3個月。美西方以俄烏沖突為由,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造成谷物、食用油、化肥和能源價格全面飆升。
分析人士警告稱,俄烏沖突推高了全球糧食價格,而美西方對俄制裁將在全球引發(fā)一場“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
糧食危機逼近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小麥和玉米出口大國。數據顯示,俄烏兩國合計占全球小麥出口的近30%,是全球重要“糧倉”。俄羅斯2月24日在烏克蘭發(fā)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施加多項制裁,涉及航運、金融等諸多領域。
對俄羅斯來說,西方制裁導致許多買家不敢訂購俄商品,銀行不愿為俄商品貿易提供融資,俄農產品進入全球市場困難重重。烏克蘭在沖突爆發(fā)后關閉國內港口,宣布禁止出口小麥、燕麥等主要農產品以確保國內供給。
據報道,受沖突影響,兩國糧食出口受到限制,已經影響全球17%的糧食供應。
從去年開始,非洲之角(位于非洲東北部)國家多個雨季缺少降水,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國正經受著嚴重的旱情,上千萬民眾糧食短缺。疊加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國家沖突加劇等因素,非洲民眾亟須人道主義援助。眼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更加劇了非洲地區(qū)的糧食危機。
不僅僅是在非洲地區(qū),亞洲一些國家同樣面臨食品和燃料嚴重短缺等問題。此外,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最新發(fā)表的文章指出,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全球主要谷物出口國。歐盟約四分之一的谷物、植物油進口和約一半的玉米進口來自烏克蘭。而烏克蘭約三分之二的谷物出口和四分之三的葵花籽油出口通過該國的黑海港口出境,但現(xiàn)在多個港口已經關閉。
對此,聯(lián)合國國際農業(yè)發(fā)展基金發(fā)出警告說,國際社會越來越擔心持續(xù)的俄烏沖突將加劇全球饑餓和貧困,進而導致一些地區(qū)的社會動蕩。
俄方駁斥指責
美西方把糧食價格上漲、全球面臨糧食危機歸咎于俄羅斯,指責俄羅斯“以糧食為武器阻礙供應,不僅‘綁架’烏克蘭人,還影響全球數以百萬計人口的生計”。
對于美西方這種言論,俄羅斯政府予以駁斥,強調美西方制裁才是全球糧食危機的罪魁禍首。
俄羅斯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涅邊賈稱,全球早就遭受著惡性通貨膨脹引發(fā)的糧食危機。正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造成目前全球糧食不安全的局勢。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也表示,最近幾年來,西方國家錯誤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全球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問題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前就早已存在。西方國家單邊和非法的對俄制裁措施,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糧食危機。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俄總統(tǒng)普京同意聯(lián)合國對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評估,并強調“俄羅斯一直以來是相當可靠的谷物出口方,我們不是全球糧食問題的源頭,這一問題的源頭是那些對俄施加制裁的人,是制裁本身,制裁正對谷物市場產生影響”。
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則表示,俄羅斯愿意履行所有義務,但是俄羅斯有權要求貿易伙伴提供一些協(xié)助。一方面俄羅斯遭到西方國家制裁,另一方面西方國家要求供應糧食。如果西方國家繼續(xù)對俄羅斯采取毀滅性制裁,就不要指望俄羅斯繼續(xù)提供糧食。
尋求緩解方案
小麥、玉米、石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引發(fā)國際社會嚴重的憂慮和恐慌。正如有分析所說,美西方對俄制裁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xiàn)。
為了緩解全球糧食危機,近日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美國和歐盟等多方密切協(xié)商,以期恢復烏克蘭谷物出口。他表示,俄烏沖突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并可能導致非洲部分地區(qū)的政治不穩(wěn)定和社會動蕩,加劇整個非洲的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如果不讓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的糧食和化肥重新進入市場,糧食安全問題就沒有真正的解決方案。
據報道,塞內加爾總統(tǒng)馬基·薩勒不久將以非洲聯(lián)盟輪值主席身份,代表非盟訪問俄羅斯和烏克蘭。他呼吁西方國家應取消對俄方向非洲出口化肥的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俄烏沖突持續(xù)至今是全球糧食危機的原因之一。俄烏沖突遲遲得不到解決,與美西方對俄“強硬”不無關系。美西方應停止對烏克蘭問題的干預,這樣才能避免局勢進一步升溫,進而避免發(fā)展中國家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