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4月8日電 新聞分析|以色列總理訪美暴露雙方分歧
新華社記者黃恒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7日在白宮會見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針對以方關切的關稅問題,特朗普并未改變立場,表示不會暫停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他還稱美國與伊朗正就伊核問題展開“直接”談判。
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內塔尼亞胡此行未能實現說服特朗普減免對以所謂“對等關稅”目標,美以在伊朗問題上的政策立場也存在一定分歧。
關稅政策“背叛盟友”
內塔尼亞胡此行是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總統(tǒng)后雙方舉行的第二次會見。會后,特朗普對媒體稱,一些經濟體的領導人正尋求與其談判,但他目前沒有暫停關稅政策的考慮。內塔尼亞胡對媒體表示,以方將盡快消除對美貿易赤字。
根據美政府數據,2024年美以雙邊貿易額約370億美元,以對美貿易順差為74億美元。以色列1日取消對進口自美國商品的所有關稅,卻未換來美國在關稅政策上的豁免。美國政府2日宣布“對等關稅”,將對以色列輸美商品征收17%的關稅。
多家媒體指出,自特朗普2日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以來,內塔尼亞胡是首位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進行協商談判的外國領導人。有分析認為,考慮到美以之間的特殊關系,美方對以色列的回應可能會成為一個風向標。
然而,特朗普政府并沒有給出以色列期待的回應。當媒體問及是否會減少對以關稅時,特朗普回答說:“也許不會。別忘了,我們幫了以色列很多。”他還補充說,美國每年給予以色列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6日刊發(fā)社論說,美國所謂“對等關稅”令以官員和工商界感到震驚與沮喪。這是對盟友的“可恥背叛”,“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英國天空新聞頻道網站的評論文章說,美以領導人7日的新聞發(fā)布會堪稱典型的“不置可否、含糊其辭和自相矛盾”。
對伊朗立場“有溫差”
特朗普當天還對外透露美國與伊朗展開接觸的消息。他對媒體說:“我們正在與伊朗展開直接會談,會談已開始,將于周六(12日)繼續(xù)下去。我們將舉行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看看會發(fā)生什么。我認為每個人都同意達成協議是更佳選擇?!?/p>
特朗普還表示,他希望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他對參與其他解決方式不感興趣。特朗普同時警告,如果談判沒有成功,伊朗將面臨“巨大危險”。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8日表示,伊朗和美國將于12日在阿曼舉行間接高層談判。阿拉格齊當天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這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考驗。球在美國手中?!?/p>
盡管內塔尼亞胡當天在口頭上表示支持美伊接觸,但媒體和分析人士認為這并不是以方希望看到的局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以色列長期以來主張攻擊伊朗核設施,而目前美方主張與伊朗進行直接談判,這對以色列來說是一次打擊。
以色列此前威脅稱將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一些媒體分析認為,近期以軍不斷轟炸敘利亞境內目標,是在為相關行動做準備。而美方立場不同。在7日美以領導人會見前,與特朗普關系密切的美國新聞主播塔克·卡爾森在社交媒體上說,現在是美國參與對伊朗軍事打擊的“最糟糕時機”,“我們承受不起”。
美國《紐約時報》援引伊朗保守派政治分析人士邁赫迪·拉赫馬提的話說,特朗普關于與伊朗談判的言論對以色列和伊朗而言都是明確的信號,即他試圖阻止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打擊計劃,并表明他支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美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