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并與空間站組合體
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兩個乘組航天員會師太空
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輝煌成就的背后
人因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
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航天人因工程”?
秉承“為航天員使用而設計”的理念
系統(tǒng)研究
解決航天員、航天器、航天環(huán)境
之間的關系問題
確保航天員在軌安全、舒適、高效工作
“太空衣櫥”里有哪些服裝?
出艙工作、在軌生活
不同的使用場景下
對于服裝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航天員到底有多少衣服?
一起走進“太空衣櫥”看看吧
艙內航天服是航天員在載人飛船中的
壓力應急救生裝備
為航天員提供生命保障
總臺主持人何巖柯
首次試穿艙內航天服
來聽聽他的感受如何?
“天上之水”從何而來?
隨著航天員“太空出差”的時間變長
飛船上的飲用水
除了從地球上運來的以外
還可以利用環(huán)控生保系統(tǒng)
對水資源進行循環(huán)利用
“尿液”如何變成“飲用水”?
空間站尿液的蒸餾原理是什么?
科科小實驗帶你了解其中奧秘
尿液經過處理后的再生水
與普通飲用水味道是否有區(qū)別?
航天員聶海勝
分享在空間站第一次飲用再生水的感受
總臺主持人何巖柯
總臺央視記者李京京
挑戰(zhàn)飲用空間站尿處理再生水
他們能否克服心理障礙
完成任務?
“小手套”中暗藏“大學問”
航天員在艙外活動時
要面對極端的溫度環(huán)境
艙外服手套如何保護航天員的手部?
科科小實驗
看艙外服手套能否經受住
±100℃高低溫挑戰(zhàn)
“太空跳躍”測試 直面重力變化
出艙工作、登陸月球、探秘火星
航天員如何應對星際旅行的重力變化?
模擬月球、火星等重力環(huán)境下
進行跳躍測試
了解不同重力環(huán)境下人的行為特點
助力服裝設計和人機界面設計優(yōu)化
挑戰(zhàn)模擬失重下
完成“出艙任務”
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下
出艙擰螺絲釘這一看似簡單的任務
變得復雜且具有挑戰(zhàn)性
總臺主持人勞春燕
首次試穿艙外航天服
能否在航天員聶海勝的指導下
挑戰(zhàn)模擬失重下
完成擰螺絲釘的出艙任務?
在“太空菜園”品嘗新鮮蔬菜
為什么要在太空種菜?
太空種菜的最大難點是什么?
植物在太空中的生長周期與地球相同嗎?
一起走進“太空菜園”
嘗嘗太空蔬菜味道有何不同?
載人航天未來發(fā)展新方向
載人登月計劃已經開始實施
更多復雜的航天作業(yè)即將展開
腦機接口作為一種人機聯合探測新模式
能夠提升航天任務探測的能力
成為載人航天未來發(fā)展新方向
隨著科技的進步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不斷深入
人因工程將在航天領域
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未來
人因工程將繼續(xù)助力中國航天
走向更加廣闊的星辰大海
讓太空旅行不再遙遠
下一期《頂級實驗室》將探訪哪個
精彩現場?
又有哪些實驗等待被發(fā)現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監(jiān)制丨劉鑫 張偉
制片人丨丁沂
總臺央視記者丨王剛 張嫻 楊弘楊 商劍
主編丨吳濤
編導丨趙暢 潘國華 魏丹陽 焦小鵬 劉海弘 孫君偉 邢爽
視覺丨楊璐
攝像指導丨張春虎
技術監(jiān)制丨閆博
技術統(tǒng)籌丨楊明
虛擬制作負責丨吳浩 王子川
場景設計與制作丨楊劍 張瀛天 焦云 周建民
后期合成丨侯曉磊
特種設備丨劉浩 檀寅蓮 夏欣月 張露淇 易凡 趙旭 崔澤濤
后期丨趙薇
統(tǒng)籌丨史江濤 周晉媛
協助拍攝丨北京中視北方影視制作有限公司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