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熱映的電影《中國合伙人》中,農(nóng)村出身的男主角苦學英語,想出國卻屢次被拒簽,最后他選擇在國內(nèi)辦起英語語言培訓學校,發(fā)誓要讓國人學好英語。
而這幾年,語言培訓學校也如同雨后春筍般在國內(nèi)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語言培訓學校為了提高教育質(zhì)量,聘請外教。
“外國人到中國工作不再是新鮮事,但行業(yè)內(nèi)沒有一個機制約束管理他們,所以一旦發(fā)生糾紛了,我們也很無奈。”溫州一家語言培訓機構的校長無奈“吐槽”,她覺得必須通過法律手段維護雇主的合法權益。
2月24日,溫州鹿城區(qū)人民法院調(diào)解了該院受理的涉外勞動爭議案,在法官悉心調(diào)解下,雇主和洋雇員最后握手言和。
培訓學校一條龍服務高薪雇外教
瞿女士是溫州某語言培訓機構的校長。去年5月5日,她的培訓機構簽下一位英國籍的“90后”外教皮特(化名)。
雙方簽訂聘用合同,約定聘用期限為2013年5月5日至2014年5月11日,月工資為人民幣7000元,機票補貼每半年人民幣4500元。
此外,學校還幫皮特在市區(qū)租了一間房子,給他使用一年。因為皮特系外籍務工人員,語言學校方面還幫他去出入境申辦工作簽證。
出入境審批的工作簽證上注明,皮特只能在這個語言學校工作,否則其工作簽證就要被注銷,皮特就不能在中國逗留。
另外,語言學校還支付了辦理工作簽證、機票、體檢等相關費用計人民幣4277元。
外教不辭而別,學校無奈起訴索賠
“但是去年11月30日,他領了當月工資還有半年的機票補貼之后,在住的地方留了封告別信之后,第二天就突然不見了。” 瞿女士對于這個說走就走的90后外教很是無奈。
因為當初雙方簽訂的聘用合同中約定,試用期滿了之后員工或者培訓學校任何一方都要提前2個月通知對方解除合同。如果員工提出離職未依約履行離職通知期,培訓學校有權要求員工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直至通知期屆滿。
“他突然這么一走,我們不得不臨時改變課程安排,請其他外教來頂替,學生意見非常大。”瞿女士說,為此,培訓學校損失的不僅是多支付的租金、聘請其他外教辦證的費用,更損失了教學的信譽。
2013年12月19日,皮特給瞿女士發(fā)來一封電子郵件,對自己的行為表示道歉,并許諾會承擔賠償,但一直沒有履行。
后來,瞿女士才知道,原來皮特是為了加工資,跳槽到了溫州另外一家語言培訓學校,今年1月份就去上班了。
作為雇主,瞿女士所在的語言學校方面表示要通過法律途徑維護雇主的合法權益,將皮特告到了鹿城區(qū)人民法院,請求法院解除勞動合同,并索賠通知期工資、辦理工作簽證損失、租金損失等合計人民幣49754元。
法官調(diào)解,外教許諾今后一定遵守法律
像瞿女士所在的語言學校遇到外教“說走就走”的現(xiàn)象,業(yè)內(nèi)同行表示“很普遍”。因為和老外打官司,如果找不到老外,就會涉及到涉外送達,訴訟期限一般會拖到1年多,訴訟周期長,很多機構覺得麻煩就選擇“忍氣吞聲”,就當花錢買個教訓。
瞿女士所在的語言學校當時幫皮特辦理工作簽證的時候,簽證上注明皮特只能在該學校工作,否則工作簽證就要被注銷。鹿城法院受理此案之后,與出入境部門取得聯(lián)系,一旦皮特辦理護照事宜時便通知法院。
果然,皮特因為工作簽證的事宜主動來了法院?!靶』镒颖硎菊J識到自己的錯誤了,表示今后一定會遵守中國人的習慣和法律?!狈ü僬f。
皮特許諾賠償語言學校2萬元的損失,并承諾2014年4月30日之前不在溫州地區(qū)內(nèi)從事同行業(yè)工作,如果違約,他還會再賠償該語言學校5萬元。
語言學校方面則承諾雙方解除勞動合同之后,不再干涉皮特在溫州市鹿城區(qū)內(nèi)辦理任何工作簽證手續(xù)。
瞿女士在案件調(diào)解之后松了一口氣,拿到調(diào)解書之后,她和皮特握了個手,也希望年輕的皮特在國內(nèi)工作順利。(通訊員 鹿軒 本報記者 王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