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劉鳳鑫 汪治)由西北大學教授段漢明編著的《地質美學》一書,日前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地新華書店發(fā)行。
《地質美學》共分為8章,第1-4章介紹地質美學基礎、特征、類型、地質環(huán)境與地質美學、地質遺跡的評價等;第5-7章是對金絲峽國家地質公園的實例研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述秦嶺及商南縣的地質環(huán)境與地質景觀特征,以及地質遺跡的形成條件和過程;第二部分論述金絲峽地質遺跡的美學特征;第三部分論述金絲峽地質公園的生態(tài)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美學特征,以及在全國峽谷類景觀中的地位和品牌價值;第8章介紹地質公園的條件和申報要求。
書中介紹,金絲峽地處揚子板塊北端與秦嶺板塊的南端,在公園內部既存在北秦嶺各種構造混合巖地質景觀,又具有南秦嶺難得一見的各種海相沉積熔巖地貌景觀,距今1億多年的嶂谷地貌景觀表現(xiàn)了金絲峽國家地質公園正處于青春期,有利于我們對秦嶺特殊部位的嶂谷地貌的形成與演化進行科學研究,是天然的嶂谷地貌地質研究博物館。
作者經(jīng)過對金絲峽多次深入勘察與反復研究分析后認為,金絲峽是“國內最窄,世界罕見”的嶂谷類大峽谷,其隘谷——嶂谷——峽谷類型的系統(tǒng)性、規(guī)模性在全國具有對比意義,是地質學家研究海相沉積和構造運動與板塊碰撞造山、嶂谷地貌與溶蝕地質地貌等地質科學的一個理想場所,是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地質活教材。經(jīng)過對旅游資源單體評價后認為:金絲峽的地質地貌,絕大部分屬于“特品級旅游資源”和“優(yōu)良級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潛力大,遺跡保護和科普宣傳任務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