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前,國足在泰國1∶5不敵泰國隊,給球迷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中國足協痛下決心,甩掉無法駕馭球隊的世界名帥卡馬喬;一年半后,再次掙得洲際比賽機會的國足,在務實型主帥佩蘭的帶領下,以1∶0力克18年沒贏過的沙特隊,兩相對比,球迷終于感到如釋重負般的欣喜。
但是,亞洲杯的開門紅只是國足邁出的第一步,終點線還在遙遠的前方,這場“勝利”更像是一種“救贖”——在足球的技戰(zhàn)術層面,至今還沒有專業(yè)人士敢給國足貼上“實力提升”的標簽,因此,即便全取了三分,國足的出線之路仍然迷霧重重。
沙特輸球怨“運氣太差”
“我們的運氣實在太差了,我們一直控制著比賽節(jié)奏,直到出現點球機會,但我們打丟了這個點球,運氣就不再眷顧我們了。中國隊靠下半場唯一的機會進了球,還是因為定位球打在我們球員身上改變了方向。”在賽后新聞發(fā)布會上,沙特隊主帥科思明對首場失利表示遺憾,“哈扎齊一直是我們隊中主罰點球的球員,他這次不走運,我們全隊都不走運。不過,我們還有出線的機會,我們必須要在第二場比賽中戰(zhàn)勝朝鮮隊。”
和抱怨運氣不好的主帥相比,沙特隊中衛(wèi)賽義德在接受卡塔爾Alkass體育頻道采訪時認為,失利的原因在于“球隊有些托大”,“我們原本以為這是一場能夠取勝的比賽,但下半場思想上有些放松,丟球是個意外,中國隊和烏茲別克斯坦隊都是小組賽很強的競爭對手,現在,我們只能全力爭取后兩場比賽的勝利”。
賽義德認為,沙特球員“放松警惕”是導致輸球的主要原因,他并不認為國足的實戰(zhàn)能力比沙特強,“我們目前遇到一些麻煩(臨場換帥、主力隊員缺陣),但我們還要努力爭取出線。”
但不論輸球的沙特隊是否服氣,國足將士的亞洲杯首勝完全可以用“堂堂正正”來形容,而隊員們在本場比賽中表現出的昂揚斗志,也的確值得“好運眷顧”。
國足取勝只因“斗志更強”
“其實,在于海進球之前,我本來要用劉彬彬換下于海的,我想利用劉彬彬的速度和盤帶能力去沖擊沙特隊的防線,因為此時沙特球員的體力已經消耗很大了。但是梅方突然抽筋,打亂了我的部署,我只好用姜至鵬先把梅方換下來,把于海留在場上,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于海在主罰定位球時得分了。”佩蘭在賽后并未回避“運氣”的說法,但他認為,比運氣更重要的是全隊能團結一致,“只有艱苦的比賽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我們作了很多準備才贏得這樣的結果。但我們沒時間過多享受這場勝利,為了再贏一場比賽,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事實上,戰(zhàn)勝沙特很難說是國足的“意外之喜”,畢竟“開門紅”也在中國足協的“預算”之中,而此番出征,國足之所以對“小組出線”信心十足,也得益于賽程的安排相對有利——在這一小組中,烏茲別克斯坦隊和朝鮮隊3場小組賽需要在3個城市輾轉,而中國隊和沙特隊只要轉場1次,這讓國足的后勤保障團隊省了很多事。
休息3天后,國足將于本月14日迎來小組賽第二個對手烏茲比克斯坦隊,如果國足能夠實現兩連勝,則小組出線希望大增。國足在過去兩屆亞洲杯賽中均未能完成小組出線任務(上屆亞洲杯也是首戰(zhàn)告捷),本屆亞洲杯賽,幾乎“改頭換面”的國足高調出征,“小組出線”是第一個要跨越的障礙,但正如佩蘭所言,國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場勝利并不說明球隊有了實力層面的增長:論個人技術能力,國足仍然弱于沙特,論整體戰(zhàn)術安排,國足與沙特持平,能夠取勝,除去所謂“運氣”的成分,只是因為戰(zhàn)斗欲望強于對手——在面對苦主烏茲別克斯坦隊時,僅憑戰(zhàn)斗欲望強恐怕是不夠的。
小組出線需“真材實料”
對于“小組出線”的目標而言,國足首戰(zhàn)全取三分固然重要,但并不完美——有足協官員在分析小組賽形勢時說,烏茲比克斯坦隊贏了朝鮮,對國足來說是“最差結果”,“兩隊打平才好,而且得4分的球隊基本上很難出線”。
國足總要“看別人臉色行事”,自然是因為自身實力在亞洲八強之外,而在小組賽首勝贏得眾多喝彩的背后,仍然明明白白暴露出球隊在球員個人能力和教練排兵布陣方面的短板。
“我不想質疑佩蘭,現在也不是質疑的時候,我很尊重他的工作,但對國足的首發(fā)陣容我不太理解,換人也出人意料,這場比賽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能力,只有小組賽3場比賽完了才能下結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職業(yè)教練今天上午告訴記者,“國足這組的4支球隊,不是亞洲二流球隊就是三流球隊,本身的競爭力就差,而且從第一場比賽來看,大多數所謂強隊也不在狀態(tài),所以,國家隊贏球不是什么新鮮事,不是靠硬本事控制比賽贏下來的,不過,多少年咱們習慣于贏球就吹輸球就罵,也該改改了。”
國足首場比賽后的24小時之內,盡管有不少輿論熱捧國足,但針對主教練佩蘭首發(fā)陣容以及臨場換人的討論也并不少見——在戰(zhàn)術層面上,國足進攻套路還算清晰,蒿俊閔和張呈棟在兩個邊路的突破也確實創(chuàng)造出射門機會,但邊后衛(wèi)進攻能力不強,導致全場打法單一,而佩蘭下半場用楊旭和于漢超同時換下蒿俊閔和張呈棟,意圖也很明顯,只是以當時的場上形勢,這樣的換人或許不是最佳選擇。
“我上場的時候場面有點兒被動,機會不多,中場壓力大,所以很難給前面?zhèn)鞒鐾{球。”于漢超說,“最后贏了,應該歸功于王大雷,他撲出點球太關鍵了,否則,局勢完全不一樣。”
開門紅對于國足的亞洲杯之旅固然重要,但上屆亞洲杯的教訓還是歷歷在目,球隊只靠精神取勝難以持久,畢竟王大雷只是全隊最后一道屏障,而非保命的護身符。
本報布里斯班1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