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二〇一九年脫貧攻堅十大亮點掃描
編者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即將過去的2019年,丹鳳縣委、縣政府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堅持以脫貧攻堅總攬發(fā)展全局,把所有資源、力量全部聚焦到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上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三比一提升”行動,咬定目標拼命沖,擼起袖子加油干,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這一年,是丹鳳縣委、縣政府攻堅拔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摘帽的關鍵一年。全縣戶脫貧任務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103.87%,計劃退出的3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縣摘帽“六項標準”自查達標通過了市級核查。
這一年,是丹鳳縣委、縣政府盡銳出戰(zhàn),合力攻堅破浪前行的一年。前三季度,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同期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個百分點,全縣綜合貧困發(fā)生率降至1.02%。
這一年,是丹鳳縣委、縣政府戮力同心,脫貧攻堅取得輝煌戰(zhàn)績的一年。產業(yè)扶貧“華茂模式”、集體經濟發(fā)展“梅莊模式”全省推廣;危房改造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表揚;“五位一體”易地扶貧搬遷做法被評為省級脫貧攻堅組織創(chuàng)新獎。
回眸2019,丹鳳干群風雨兼程扶貧路,步履鏗鏘邁闊步,成績可圈可點,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呈現出十大亮點。
亮點一 上下聯動齊發(fā)力——脫貧“網絡”織得密 #FormatImgID_0#脫貧攻堅誓師大會
丹鳳縣以脫貧攻堅為統(tǒng)攬,構建了縣委縣政府統(tǒng)一領導、縣級領導牽頭推進、縣直部門駐村包抓、鎮(zhèn)村組織實施、駐村工作隊扎根扶貧、包扶干部傾力幫扶、貧困群眾發(fā)揮主體作用的“七位一體”責任落實鏈條,實行“季有行動、月有重點、周有主題”,強化調度,壓茬推進,鞏固全縣動員、上下聯動的攻堅格局。
亮點二產業(yè)扶貧顯成效——帶領群眾摘“窮帽” #FormatImgID_1#新建成的丹鳳縣食用菌產業(yè)園
丹鳳縣始終把發(fā)展產業(yè)作為實現穩(wěn)定脫貧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重點扶持以雙孢菇為主的食用菌、以天麻為主的中藥材和核桃、肉雞、艾草、毛驢六大產業(yè),建基地、延鏈條、創(chuàng)品牌。精心策劃完善肉雞、雙孢菇全產業(yè)鏈項目,全縣肉雞養(yǎng)殖穩(wěn)定在5000萬只,發(fā)展雙孢菇大棚428個,建成西部農特產品加工交易中心、丹鳳縣食用菌產業(yè)園等重點項目,形成“產業(yè)鏈上就業(yè)扶、基地創(chuàng)業(yè)精準扶、資金入股分紅扶”鏈條式脫貧模式,鏈接帶動5500多戶貧困戶增收脫貧,主導產業(yè)帶貧益貧效果明顯。
亮點三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穩(wěn)推進——搭建“平臺”得民心 #FormatImgID_2#就業(yè)扶貧現場招聘
丹鳳縣始終把就業(yè)作為民生之本、脫貧之要。堅持每年有組織勞務輸出、特設公益專崗安置就業(yè)、勞務輸出基地轉移就業(yè)、發(fā)展產業(yè)承接就業(yè)、縣內企業(yè)吸納就業(yè)各500人的就業(yè)扶貧“五個五”工程,為困難群眾打造就業(yè)“直通車”。全年培訓貧困勞動力1216人,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yè)5612人,新建社區(qū)工廠(扶貧基地)11家,引進可提供3000個就業(yè)崗位的陜西雅爾艾服裝加工企業(yè),實現當年引進入駐、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亮點四集體經濟再壯大——村民增收樂開花 #FormatImgID_3#集體經濟 “ 梅莊模式” ” 全省推廣
丹鳳縣把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貧困村脫貧退出的硬指標和強村富民的“金鑰匙”,盤活閑置資源、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鼓起村集體“錢袋子”。通過上級支持、部門整合、社會捐贈、企業(yè)幫帶、項目收益補充“五個渠道”,籌集資金扶持發(fā)展村集體經濟,建成47個光伏電站鏈接所有貧困村穩(wěn)定收益,2101戶貧困戶首次分紅256萬元,探索形成“支部+基地+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農戶”等發(fā)展模式,66個村積累達5萬元以上。
亮點五住房安全有保障——困難群眾不再慌 #FormatImgID_4#易地扶貧搬遷圓了困難群眾安居夢
丹鳳縣采取蹲點包抓、評比激勵等辦法,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房交鑰匙和裝修入住,7120戶28404人易地搬遷對象全部入住,城鎮(zhèn)安置率99.4%,樓房安置率100%,舊宅拆除率92.11%,“五位一體”易地扶貧搬遷做法被中省主流媒體專題報道。通過修繕加固、重建置換、公租房安置三種途徑,完成358戶貧困戶、618戶非貧困戶危改任務。
亮點六教育扶貧力度大——阻斷貧困有辦法 #FormatImgID_5#丹鳳縣恒大小學建成啟用
丹鳳縣嚴格落實縣長、鎮(zhèn)長、村主任、師長(班主任)、家長和教育局局長、校長“七長”責任,采取教育學籍系統(tǒng)、公安戶籍系統(tǒng)、國辦系統(tǒng)“三方比對”,實行行政、教育“兩條線”發(fā)力,針對輟學外出、輟學在家、縣內務工“三種去向”有效勸返,加強特殊困難學生、返校生“兩類群體”分類保學,全縣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學生,控輟保學做法在全市推廣。
亮點七扶志扶智激活力——擺脫貧困靠自己 #FormatImgID_6#開展扶貧扶志村村行示范宣講報告會
大力開展幫思想扶底氣、幫文化扶智力、幫技術扶產業(yè)、幫教育扶素質“四幫四扶”精神脫貧主題活動,深度挖掘劉西有先進事跡與脫貧攻堅的契合點,精心舉辦劉西有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廣泛評選表彰“劉西有式”好干部、脫貧致富標兵,創(chuàng)作的《誰也別落下》脫貧攻堅主題歌曲榮獲全國村歌大賽金獎,全市精神脫貧工作現場會和全市網絡扶貧工作現場會在丹鳳縣召開。
亮點八扶貧協作聚合力——貧困群眾得利益 #FormatImgID_7#丹鳳合力團助推脫貧攻堅
丹鳳縣主動對接中、省、市聯丹扶貧和省內外對口幫扶工作,借力“三大幫扶體系”,落實幫扶項目83個,省紀委協調支持11個項目,有3個已經完工見效。深入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95家非公經濟組織累計投(捐)資6149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40個,77個貧困村4524人受益。西安市碑林區(qū)、曲江新區(qū)到位幫扶資金400萬元,開展消費扶貧推介會3場次,銷售農產品800多萬元,省級社會組織扶貧合力團對接落實項目資金1200多萬元。深化與南京市雨花臺區(qū)的扶貧協作,完成10個協作項目,投入資金7780萬元,帶動3227戶貧困戶增收;引進5家企業(yè),投資1.36億元,雨丹中藥材科技產業(yè)園項目落地建設;土門鎮(zhèn)黑溝村、商鎮(zhèn)保定村分別與雨花青企會、筑康醫(yī)藥開啟村企結對扶貧協作新模式。
亮點九問題整改不松勁——徹查徹改穩(wěn)推進 #FormatImgID_8#持續(xù)推進問題整改
堅持把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問題整改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實行一個問題、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牽頭單位、一套整改措施、一盯到底整改“五個一”機制,做到方案、機構、人員、專班、臺賬、銷號“六個到位”,強力推進中、省、市各批次反饋和縣上自查問題整改,增強工作成效。認領自查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6個方面16個問題23個整改事項已全部整改到位,共建立完善長效機制16個,通過問題整改彌補群眾“兩不愁三保障”方面的短板弱項,脫貧質量不斷提升。
亮點十鐵律督戰(zhàn)嚴追究——脫貧摘帽不馬虎 #FormatImgID_9#問責通報傳導壓力
丹鳳縣將脫貧攻堅戰(zhàn)場作為歷練干部的“練兵場”,對干部堅持嚴管厚愛并重。選配61名大學生充實脫貧一線,落實扶貧干部健康體檢、人身意外保險、工作經費等關心關愛機制,加強針對性地教育,培訓提升群眾工作能力,提拔重用脫貧攻堅一線干部47人。同時采用鐵律督戰(zhàn),保障工作任務落地落實,先后出臺脫貧摘帽工作《責任追究辦法》《常態(tài)化約談辦法》《直查直處十條措施》等制度規(guī)定,堅持實行周督查、周通報,通過脫貧攻堅“戰(zhàn)報”曬實績、比作風。約談37個單位主要負責人,問責干部143人,以嚴明的紀律和作風保證脫貧攻堅成效。
蹄疾步穩(wěn),闊步前行。丹鳳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干部群眾,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豪情壯志、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統(tǒng)一步調、統(tǒng)一節(jié)奏,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一鼓作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策劃:王舒 組稿:李紅衛(wèi)樊利仁馮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