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孫傳卿
“從人間四月到寒冬降臨,逝去的時光如潺潺流水,水過無痕;沉淀的記憶如滿天繁星,熠熠生輝。現(xiàn)在回想起來,播種的心情是愉快的,但耕耘的過程卻是漫長而痛苦的。”2021年12月陜西省教學能手比賽結束后,商南縣初級中學教師王麗萍如此分享獲獎感言。
45歲的王麗萍,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守在基層教學一線,她注重教學研究、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成績突出,深受學生愛戴、家長信任。
課堂教學有方法
作為省級教學能手,王麗萍一直堅持質量立身的教育理念,她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更有一套適應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王麗萍深入鉆研教材,在充分弄清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下去組織教學。她課前依據(jù)教學大綱深鉆教材,在備課上狠下功夫,不僅備授課內容,還備教法。在教學中,因對象、內容不同而改變。簡單問題往深處延伸,復雜問題簡單講,深入淺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
作為一名數(shù)學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王麗萍在教學中努力做到讓生活問題數(shù)學化,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體會和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王麗萍授課時精神飽滿,富有激情,語言簡潔、準確、專業(yè),抑揚頓挫,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以點帶面,全面提高。王麗萍充分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表率作用,讓優(yōu)等生講述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交流經(jīng)驗,用他們的思維方法去影響和改變后進生,從而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同時實行激勵機制,多給后進生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心理。只要后進生有一丁點的進步,王麗萍都會在全班面前進行表揚和獎勵。如此下去,后進生的學習動力越來越足,成績也穩(wěn)步提升。
為了響應“雙減”政策,王麗萍結合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習慣和學習動機,適中布置課后作業(yè),而且分層設計,讓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的發(fā)展。在課后輔導方面,做到作業(yè)全批全改,共性問題在課堂上整體講,個性問題單獨講,提高教學效果。
班級管理有愛心
作為班主任,王麗萍關心學生就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既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還關心他們的健康,教學生們怎樣做人。
遇到氣溫變化時,王麗萍經(jīng)常會提醒同學們增減衣物、棉被等。每次節(jié)假日返校,她都要利用班級群提醒同學們帶齊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同學們在學校的饑寒冷暖、喜怒哀樂,王麗萍事事關心。學生生病時,她第一時間帶去醫(yī)院看病,這讓家長感激、學生感動。
在管理上,王麗萍把班主任工作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尖子生的培養(yǎng),二是中等生的沖進,三是后進生的轉化。為了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她深入調查研究,搞清楚后進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對他們處處真誠相待,適時耐心幫助,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及時加強后進生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消除和減輕心理擔憂,讓他們認識到自身價值。同時創(chuàng)造條件和尋找機會,讓后進生表現(xiàn)其優(yōu)點和長處。
王麗萍愛生如子,言傳身教,關注每名學生的成長,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多年來,她的班上沒有一名學生輟學。
許身教壇終不悔
心中有信仰,前進有方向,腳下有力量。22年來,王麗萍把教書育人視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和社會責任。
王麗萍熱愛教育事業(yè),視課堂為家,把三尺講臺當作體現(xiàn)和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舞臺。“學生的事才是大事。”為此,她滿負荷工作,長時間加班,除生病住院外,她幾乎沒請過一天事假,一心撲在課堂上,身心疲憊而又精神飽滿地行走在學校至住宅的兩點之間。
“備課是高效授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王麗萍白天上課,晚上備課,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是最美的見證,授課視頻成為最動聽的聲音,夜以繼日,年復一年。
今年3月20日,王麗萍在上課時,突感心慌氣短,她勉強把課上完,請了臨時假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告訴她得了心肌炎,建議馬上住院治療。誰知,當天學校要求全體師生全員核酸演練,作為班主任,王麗萍以大局為重,義無反顧地返回教室,完成核酸演練,才去辦理住院手續(xù)。
為人師表,大愛無疆。王麗萍用心血作墨,以課堂為紙,讓奔放的生命在三尺講臺開出了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