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春榮 屈濤 李峰)丹鳳縣為了打贏全縣脫貧攻堅戰(zhàn),積極啟動實施“幫扶一戶、脫貧一戶,認定一戶、兜底一戶”的四個一工程,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今年以來,該縣以問題整改為抓手,針對中省市檢查反饋和自查出的問題,逐項梳理,尋找病根,制定方案,建立臺賬,整改銷號。通過開展落實責任主體專項整治活動,確保執(zhí)行政策精準;開展兜底對象核實和數據清洗,確保認定對象精準;開展社會救助規(guī)范化鎮(zhèn)村創(chuàng)建,確保審批程序精準;強化執(zhí)紀問責,確保責任擔當;加強部門協作,方便群眾辦事,確保群眾滿意度;加強業(yè)務培訓和政策宣傳,確保政策知曉率達到100%,從而使所有存在問題全部厘清和清零。
通過這些具體措施的實施,實現了社會救助規(guī)范化管理,低保、五保申請審核審批辦理流程和保障對象照片、基本信息掛牌上墻,以前的“分戶、合戶保”“問題保”“關系保”“人情保”得到清理,而且通過“建檔立卡、精準識別”對增收減貧的低保邊緣群體,通過“漸退幫扶”平穩(wěn)退出低保,從而使保障對象更加精準;夯實了脫貧攻堅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責任,明確了相關部門(單位)和駐村工作隊的職責。社會保障兜底規(guī)范了城鄉(xiāng)低保申請、審核、審批工作程序,厘清了民政、鎮(zhèn)辦政府、村(居)委會三級及其干部在低保申請受理、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開公示、審核審批、資金發(fā)放等各環(huán)節(jié)責任,實現了“誰包村、誰負責,誰調查、誰簽字”,確保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態(tài)管理、按標施保”的社保兜底政策有效落實,使社會保障兜底對象更加精準,責任更加明確;為加快實施“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實施,通過民政部門社會救助監(jiān)控系統(tǒng)核定的低保、五保兩項信息數據與扶貧部門貧困戶數據信息有效銜接,為實現低保保障線與貧困線“兩線合一”奠定了基礎,使社會兜底保障基礎更加堅實;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做到社會救助與精準扶貧相銜接,促使扶貧建檔立卡對象中有勞動能力且有勞動條件貧困家庭,通過扶貧幫扶和社會救助兩條途徑實現脫貧,編密織牢了社會兜底安全網;同時,他們還對于低保、五保、醫(yī)療救助政策無法涵蓋的兜底保障對象,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突發(fā)性、短期性貧困家庭,充分發(fā)揮“救急難”作用,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將零散的、碎片化的扶貧社會保障政策捆綁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做到“幫扶一戶、脫貧一戶,認定一戶、兜底一戶”,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實現全面脫貧的總體目標。
據悉,今年以來,該縣社會救助53763人次,農村低保保障30499人次,城市低保保障8052人次,農村五保供養(yǎng)3765人次,醫(yī)療救助9156人次,臨時救助2291人次,累計發(fā)放各類救助資金4297.4萬元。充分發(fā)揮了社會救助在惠民生、解民憂、保穩(wěn)定、促和諧方面的兜底作用,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