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道低迷,但ST板塊又活躍起來了。受上交所擬設風險警示板打擊,7月底起ST股曾經(jīng)大面積跌停并持續(xù)大跌,但一陣狂風掃過,ST股發(fā)現(xiàn)要它們退出股市,還沒那么容易,而且其間政策似乎還比較矛盾,于是就有了卷土重來的底氣,炒作繼續(xù)。昨日ST股逆市上漲,很顯赫地高居漲幅榜前列,兩市共有12只ST股漲停。而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力挺的藍籌銀行股,卻萎靡不振。
暫時較難退市
難得的是,ST股不僅漲停,而且有的是連續(xù)漲停。比如ST天房,已經(jīng)是連續(xù)3個漲停。而可能被借殼的*ST天成,8月1日復牌以來已經(jīng)連續(xù)11個漲停。但今年2月停牌重組的ST三星,在重組失敗后于8月10日復牌,股價連續(xù)5個跌停。這說明,ST股的炒作還是老套路,重組有望的爆炒,重組無望的暴跌。至于上交所所謂的風險警示板,以及退市新規(guī),都暫時影響不大。
上交所7月27日發(fā)布消息,擬將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歸到一個新的板塊風險警示板,漲幅限制為1%,跌幅限制為5%。計劃于2013年年初實施。這給ST股造成巨大打擊,股價暴跌并由此引起連鎖反應,一些股價較低的B股如閩燦坤B,經(jīng)過連續(xù)跌停后,觸及退市新規(guī)的一項硬規(guī)定,即“上市公司連續(xù)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股票面值的將退市”。A股中的真正垃圾也面臨這一威脅。
倒逼加速重組
統(tǒng)計顯示,目前滬深兩市共有約168只ST和*ST股,剔除已暫停上市的股票,目前兩市共有149只ST和*ST股。其中上交所上市的有77只,另一半在深交所。但是,深交所卻未呼應上交所的風險警示板。讓ST股心定了不少。更重要的是,生死存亡關頭,交易所心慈手軟,表示將鼓勵B股公司通過合法方式維持上市地位;對自愿退市后符合重新上市條件的B股公司,安排其重新上市。B股公司可以重生,對A股的ST股是一個巨大鼓舞。加上退市新規(guī)中,觸發(fā)退市的多個財務指標均從2012年開始計算,ST股得以茍延殘喘,并且倒逼它們加速重組。
實際上,鑒于中國國情,ST股是有點有恃無恐本錢的。一家券商分析師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說,垃圾股價值回歸是必然的,但回歸太急可能也有問題。一些散戶包括退休老人深陷ST股中,股票退市了,他們的本金連渣都沒了,豈不成為“維穩(wěn)”的負面因素?
深交所總經(jīng)理宋麗萍今年年初在回應社會輿論指責股票退市難問題時說:“上市公司的退市不僅涉及職工和債權人事項,也涉及地方政府和部門,更關系到不特定的、成千上萬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利益關系要復雜得多。”
所以,ST板塊咸魚翻生,一點都不意外。(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