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4日電 題:“首飛女航天員”劉洋:十年再磨劍,心仍懷山海
作者 郭超凱 馬帥莎
時隔十年,帶著標志性的笑容,中國航天員劉洋再次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問天閣與媒體記者見面。不過這一次她的身份是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
鏡頭里的她神情堅毅、笑容溫婉,相比十年前更多了幾分自信和從容。
2012年,劉洋作為中國首位飛天的女航天員出征太空,廣袤無垠的天宇中首次出現(xiàn)中國“半邊天”的身影,她的名字在頃刻間家喻戶曉。
那年6月28日,在神舟九號飛船即將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分離、返回地球前,劉洋對著天宮一號鄭重敬禮,心里默默告訴自己:“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還會再回來?!?/p>
完成神舟九號任務(wù)后,紛涌而來的榮譽和掌聲,并未改變劉洋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我們每天還是過得和以前一樣,重復普通的生活”。十年間,劉洋為數(shù)不多的亮相幾乎都與她所熱愛的航天事業(yè)有關(guān)。
如今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的身份再次亮相,她這樣描述自己:“這十年我讀書深造,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zhì);這十年我靜心學習訓練,為任務(wù)做充分的準備;這十年我走進學校走上講臺,撒下種子播下希望;這十年我成為了幸福的母親,有了一雙可愛的兒女?!?/p>
當選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成為清華大學博士、獲聘“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近年來在收獲成長的同時,劉洋從未忘記自己最根本的職業(yè)“底色”——航天員。她將更多時間投入訓練備戰(zhàn),為再戰(zhàn)太空做準備。
從“神九”到“神十四”,從昔日“一室一廳”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到如今“三室一廳”的中國空間站,變化的不僅僅是航天器的面積,更多的是任務(wù)難度。太空駐留時間更長、出艙活動成常態(tài)、完成大量科學實驗……這些都對航天員的知識、技能、體力、心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太空不會因為女性的到來而降低它的門檻,太空環(huán)境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對你特殊照顧?!币蝗绠斈陝?cè)脒x航天員大隊時的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劉洋踏上新的“征程”。
對航天員而言,出艙活動訓練是強度最大、訓練時長最長的訓練,而水下訓練更是重中之重。第一次參加艙外服水下試驗,劉洋穿著120多公斤的服裝才工作了三四個小時,手就已經(jīng)抖得拿不住筆、握不住拳。
出艙活動對上肢力量要求很高,為此劉洋暗暗給自己加碼。體訓時,她來得早、走得晚、訓得長;回宿舍還要“加餐”,練握力器,舉杠鈴……以至于航天員“師兄們”都調(diào)侃說:“你可別練了,再練就超過我們了。”
兩年多的刻苦訓練,劉洋和隊友陳冬、蔡旭哲都已具備執(zhí)行任務(wù)的能力,只待搭乘神舟十四號一飛沖天。
此次任務(wù)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wù),劉洋將親眼見證中國空間站在他們手中順利“竣工”,同時她也期待在空間站與“神十五”乘組太空歡聚。
即將“太空出差”半年,劉洋說孩子們希望她在太空能多拍照片、分享宇宙美麗景色,“我也要把對他們的祝福寫進滿天星辰”。
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即將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升空,中國航天的“她力量”將在太空中再次美麗綻放。而這位“心懷山海、眼有星辰”的女航天員也將再次把中國榮耀灑滿太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