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4日電 題:首位“70后”指令長陳冬:現(xiàn)在更想上太空,感受就是這么簡單
作者 馬帥莎 郭超凱
2016年,航天員陳冬搭乘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升空,整流罩摘下的那一刻,他的感受是一個“爽”字。如今時隔六年即將再上太空,陳冬的感受依舊“簡單”。
6月4日,備受關(guān)注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陣容揭曉謎底,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拿到此次“太空車票”,陳冬成為中國首位“70后”指令長。他在媒體記者見面會上這樣描述自己的飛天心情,“6年前的太空之旅結(jié)束后,我對太空的渴望與日俱增。6年前是想上太空,現(xiàn)在是更想上太空,感受就這么簡單?!?/p>圖為航天員陳冬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與記者見面。 中新社發(fā) 汪江波 攝
“想上太空”是陳冬一直以來的堅持。1997年填報高考志愿時,陳冬只填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2005年看到楊利偉出征太空時,陳冬叩問自己,“我能不能飛得再高點,飛出大氣層會是什么樣?”2009年,他終于迎來航天員選拔的機會,巧合的是,面試他的正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楊利偉。
經(jīng)過6年訓練,2016年,陳冬成為第二批男航天員中首位實現(xiàn)飛天夢的人。他與景海鵬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入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了為期33天的太空駐留生活。這是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任務(wù)前時間最長的一次太空飛行。
陳冬也在飛行中獲得許多太空“初體驗”,首次太空種菜、太空泡茶、太空跑步、太空養(yǎng)蠶……他曾說自己在任務(wù)中需要扮演多種角色,既是駕駛員,會駕駛飛船,也是工程師,做各種實驗,當修理工,負責設(shè)備檢修,做保潔員,清理艙內(nèi)環(huán)境,還是農(nóng)民,要在太空種蔬菜。
此次飛行,陳冬多了“指令長”的新身份,他將帶領(lǐng)同批加入航天員隊伍的兩位同事,前往太空建造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這也是中國空間站任務(wù)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從年齡上看,我們乘組三人相對年輕,但我們有充分的準備,火熱的激情,十足的信心?!标惗f,乘組一定會以滿格的信心、滿血的狀態(tài)、滿分的表現(xiàn)完成任務(w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務(wù),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需在軌駐留半年,加上神舟十一號任務(wù)飛行時間,陳冬或?qū)?chuàng)造中國航天員累計在軌時長新紀錄。
首次飛天時,陳冬對當時只有5歲的雙胞胎兒子說,“這次爸爸出趟遠門,你們有時間就看看天空,去找找比較亮的星星,說不定爸爸在那里,跟爸爸打個招呼。”如今再度飛天,孩子們問陳冬,“爸爸能不能帶我們上去?”
陳冬的回答亦充滿童趣。他告訴兒子“沒有票了”,并給孩子們留了作業(yè),想想為什么想上太空、上去之后想干什么。
陳冬笑言,“王亞平當時回來后說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我到時候回來就是檢查作業(yè)的爸爸回來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