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記者 肖云 王聰







四季集市,臘月集是最熱鬧的,對人們來說,它是迎接新年的盛會,也是一個童年的舊夢。很多舊的年俗、年貨,以及讓人懷念的年味,都可以從這里依稀尋到蹤跡。當(dāng)街吆喝的菜販,賣年畫的大叔,以及背著貨架走天下的大爺,總會讓人生出莫名的感動,他們,犧牲了購置年貨的時間,在寒風(fēng)、雨雪中堅守著,撐起了年的繁華與熱鬧,營造出了溫暖祥和的年味兒。從農(nóng)歷臘月十六開始,我們利用4天時間,走訪了商州區(qū)的大荊鎮(zhèn)、腰市鎮(zhèn),洛南縣的古城鎮(zhèn)、丹鳳縣的棣花鎮(zhèn),通過與6個不同年齡、不同行業(yè)的攤販閑聊,記錄下這一群體年前忙碌的生活,以及對新年的期盼。
臘月十六商州區(qū)大荊鎮(zhèn)
賣粉條的90后:“來年多掙錢,娶個好老婆!”
23歲的劉奇是洛南縣永豐鎮(zhèn)人,他家長年做河南禹縣粉條的代銷生意。劉奇年紀不大,腦子卻很活,幾個月前,他就想趁著過年,把粉條拉到商州的集上來賣。以前,劉奇來過大荊,覺得這兒離老家不遠,逢集時也很熱鬧,就把駐點選在這里,并租下一間門面房,專門用來存放粉條、粉帶。
事實證明劉奇的想法沒有錯,一個月前,他剛來大荊時,生意就不錯,現(xiàn)在年關(guān)將近,生意更是一天好過一天。因為買粉條的人太多,劉奇忙著招呼生意,幾乎沒有時間和記者說話,好不容易閑了下來,他笑著說,照這個樣子,年前估計能賣出4噸貨。來大荊的這兩個月,劉奇的生活單調(diào)而艱苦,每天早上7點起床,草草吃點飯,就要在看攤、叫賣、稱秤、講價中度過一天,直到下午5點左右收攤時才能吃上午飯,接下來便早早地休息了,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明天腰市逢集,我還得趕早過去。”劉奇說,腰市和大荊逢集的時間是岔開的,因此,他就集中在這兩個地方來回倒騰。作為90后的一員,劉奇身上有一種難得的樂觀、吃苦精神,在他眼里,做生意也是一種樂趣:“能把好的東西賣給大家,自己心里也舒服。我覺得,它不僅僅是貨物和貨幣之間的交換,還包含有人情、誠信這些東西。”
問起劉奇新一年的打算和想法,他哈哈一笑,爽快地說道:“希望來年多掙錢,再娶個老婆!”
街頭理發(fā)師:“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在大荊街道一個不起眼的小巷,記者見到了正在露天地里給人理發(fā)的劉粉利。她很年輕,約摸30來歲,與這個簡陋的環(huán)境似乎有些不搭。但她神情專注,手法熟練,剪刀起落間,碎發(fā)紛紛飄揚,沒有多一寸,也沒有少一寸,在光影的變幻中,竟讓人感嘆起她的專業(yè)與敬業(yè)。小巷里,有七八位老人坐在板凳上安靜地等候,他們是劉粉利忠實的粉絲,因為她的收費只是其它理發(fā)店的一半價錢